56岁李牧大破王翦后随即被杀,嬴政:他不死,赵国不灭
公元前229年,郭开在邯郸大肆宣扬李牧造反的消息。赵迁身为赵王,不能擅自离开宫城。于是,他决定派遣最亲信的将领赵葱、颜聚同往前线,取代李牧、司马尚统兵抗秦。
当时,嬴政的吞并六国战略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李牧实力强硬,早就被嬴政视为眼中钉。赵迁这个时候派赵葱接替李牧,看似合乎规矩。实际上,赵迁恰恰中了嬴政、王翦的反间计。
【资料图】
待赵葱、颜聚二人抵达军营后,副将司马尚立即建议李牧上交兵权,以免惹是生非。然而,李牧非常固执,并没有这么做。他与王翦对峙一年有余,深知赵葱等人绝不是王翦的对手。在赵葱不断催逼他离去时,李牧赫然说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待我赶走秦军后,再回朝领罪。”
李牧话音未落,埋伏在帐外的杀手随即冲入帐中,当场将他捕杀。原来,赵迁、郭开早已料定李牧不会交权,在赵葱离开王宫时,就定下了诛杀李牧的计策。
李牧死后,赵军士气低迷,赵葱、颜聚接连遭遇王翦的打击。仅仅过了三个月的时间,绵延近两百年的赵国,就此烟消云散,亡国之君赵迁也被嬴政扔进了深山老林中,受尽磨难。那么身为战国名将的王翦,为何要对李牧实施反间计?他在战场上打不过李牧吗?这位赵国最后的名将,又有过什么样的骄人战绩,令赵迁如此畏惧呢?
驱匈奴千里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人才为实现心中抱负,离开本国,前往他国做官之事屡见不鲜。开明的君主更是乐意招揽天下英才,为己所用。例如,当时的赵国人李昙,出生于赵国,却在秦国官居大夫一职,晚年时又受封赵国柏人侯。
李昙离开齐秦国时,他的长子李崇留在秦国做官,构造了鼎盛中国千余年的陇西李氏。而李昙的小儿子李玑则在柏人繁衍生息,演变成了后世又一大兴盛士族:赵郡李氏。
战国末期,陇西李氏诞生了名垂千古的大将李信。而赵郡更是不遑多让,位居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就是李玑的儿子。
李牧,柏人人。李牧自小就弓马娴熟,且熟读兵法,能力、品格远胜他的兄长李云和弟弟李齐。按照李玑的想法,李牧成年后就可接管李家大业。然而,喜爱闹腾的李牧对家族事务并不感兴趣,反而利用家中关系,跑到北方的雁门,跟匈奴人交上了手。
当时,匈奴人是盘踞在赵国北方的梦魇。每到收割季节,匈奴人总会倾巢南下,大肆掠夺赵境粮食。而在闲余时间,北方的雁门郡也不太平,常年遭受小部分匈奴军马的骚扰,苦不堪言。
李牧抵达雁门后,凭借个人能力和家族关系,很快爬升到雁门郡守的位置。作为地方长官,李牧一改前任做派。他凭借个人喜好设置各级官吏,鼓励边民与匈奴人进行贸易,以此从中收入租税,充当军费。
而在对待士兵的态度上,李牧更是极为慷慨。他每日宰牛杀羊,犒劳军士。在众军吃饱喝足后,李牧又会对他们进行针对性训练。除此之外,李牧还组织士兵四处修建烽火台、边塞堡垒,甚至将军中精英派遣到各族边境,窥探消息。
因此,当匈奴人即将南下掠夺时,坐镇雁门的李牧早已得到了消息。他命人收拢物资、粮草,躲进堡垒中,不与匈奴人照面。如此往复多年,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匈奴人不仅没有获得任何物资补给,反而因长途奔袭,造成了大量消耗。
李牧的坚壁清野、龟缩不出战术,挽救了深陷苦难的雁门郡百姓,却也惹恼了那些自尊心强大的赵国官兵们。在他们眼中,李牧是胆小畏事,耗损国威的。与他们同一想法的还有匈奴人,胆小懦弱、只守不攻的李牧,并没有进入匈奴人的视野。
不久后,忍受不了朝野非议的孝成王赵丹一旨诏书将李牧召回邯郸,改派果敢勇猛的将领取代李牧的位置,出战匈奴。然而,世事无常,轻猛彪悍、精于骑射,来无影去无踪的匈奴人杀得赵军丢盔卸甲,数万精锐步兵成为匈奴骑兵的刀下亡魂。
更令赵国百姓苦恼的是,雁门郡俨然成了匈奴人的后花园,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根本没人能够阻止。边境贸易沦为虚谈,耕种和畜牧也相继叫停,边民食不果腹。
万般无奈之下,赵丹只好低下头请求李牧出山。而李牧也适时的开出了条件:
“王必用臣,必用前,乃敢奉命。”
李牧很清楚,只有摆脱赵丹的约束,才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掉北边之患。尽管赵丹十分不情愿,可内无良将,外有强敌,他只好应允。
重新回到雁门的李牧再次延续他的“龟缩之策”。雁门官民们又过上了“苟且偷生”的日子,而匈奴人的生活也不太平,抢不到物资的他们只好将触手延伸到其他地区,惹恼了不少昔日盟友。
数年后,喜好掣肘李牧的赵丹病重身亡,继位的赵偃眼中只有西方强大的秦国,对李牧不闻不问。于是,兵精粮足的李牧利用手中收缴而来的大量税费,购置弩机、战马和各种军需物资,每日操练士兵,为日后与匈奴人大战做好准备。
李牧的保密性措施非常好,他在雁门所作的一切努力,不仅匈奴人不知道,连身在邯郸的赵国大员们也一无所知。在这些人眼中,李牧依然是那个胆怯的窝囊将领。
然而,随着匈奴人愈发狂妄不可一世,“示敌以弱”多年的李牧终于动了。他精挑细选了一万三千名骑兵、五万重甲步兵、十万精锐弓弩手和一千三百辆战车准备迎战匈奴。
当时,匈奴人在草原上是无敌的,奔驰的战马来去如风,无人可挡。李牧利用匈奴人对赵国物资的渴望,派遣数千骑兵护送士兵假扮的牧民驱赶牛羊前往边境放牧,以此诱惑匈奴人。果不其然,匈奴小股部队瞬间蜂拥而上,雁门士兵们也遵循着李牧的计策,交战以后,一溃而逃,留下了数千牛羊。
如此往复多日,匈奴人抢掠了数万只牛羊。然而,面对李牧送出的更大的“战利品”, 贪心不足的匈奴人终于决定倾巢而出,狠狠的掠夺一波雁门郡,以报多年来积攒的仇恨。
俗话说:“怯懦是免于诱惑的最可靠保障”。李牧的这招“诱敌深入”堪称古达战争史上的典范,他先是示敌以弱,培养匈奴人的自大心理。之后又利用匈奴人对物资的渴望,一步步的将匈奴人引诱到他的包围圈中。
在二十万匈奴骑兵跨入李牧包围网后,占据有利地形的赵国十万弓弩手一字排开,数十万只羽箭冲天而起,射向匈奴人。然而,不善近战的弓兵仍旧是李牧的“鱼饵”。他抓住匈奴人好勇斗狠之心,以及对弓兵的轻视,诱使匈奴骑兵向前冲锋。
关键词:
2023-06-24 09:35:04
资讯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