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抗美援朝文物故事》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传承抗美援朝出征地和“英雄城市”红色基因,在辽宁省委宣传部支持指导下,丹东市委宣传部组织丹东广播电视台、抗美援朝纪念馆和社会力量,摄制10集历史纪录片《抗美援朝文物故事》,以全国重要主题场馆馆藏抗美援朝文物为切入,结合相关志愿军老战士的亲口讲述,深度挖掘抗美援朝文物背后的故事,再现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节目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志愿军老战士 吴无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抗美援朝文物故事》十集播放完了,它重现我们这些年过九旬的老兵昔日的壮丽风采。它以历史文物为依托、为根据,用老兵自己的记忆为形式展现了我们当年的经典故事,当然也重温我们当年的快乐时光。这些实物、这些照片,都是历史的痕迹,都是我们过去几十年岁月记忆的华彩。它让时光在这一刻倒流,虽然是昨天的再现,但已是青春不在。当然,是因为曾经的感动,所以不能忘记。
再次真诚地感谢创作单位,让我们这些九旬老头又年轻了一次(虽然又掉了眼泪),敬礼!
志愿军老战士 梁瑞林:
《抗美援朝文物故事》再一次将我的记忆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通过战争亲历者的讲述,还原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瞬间。英雄从未走远,保家卫国、无惧生死的战士们将永载史册。抗美援朝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应永续传承。
志愿军老战士 宋广学:
我生在丹东、长在丹东,从这里雄赳赳气昂昂出国作战,我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每当看到节目中那真实的场景和战友们动情的讲述,我的心情长久难以平复。我们丹东是抗美援朝的出征地,我们更应该学好抗美援朝精神,讲好抗美援朝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代代相传。
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 张校瑛:
《抗美援朝文物故事》节目,从文物故事切入,由亲历者自述,还原文物背后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的是成千上万志愿军浴血奋战的身影,那些英雄的名字、那些感人的故事,穿越历史的屏障,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呈现在大家眼前。《抗美援朝文物故事》对我们研究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学习英模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有着重要的价值。
抗美援朝纪念馆珍藏有2万多件(套)文物,它们静静地讲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赢得胜利的故事。作为抗美援朝历史研究人员,我们要依托红色资源,深入挖掘革命历史,通过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 徐祝申: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抗美援朝文物故事》以文物为切入点,用亲历者娓娓道来的口述呈现岁月深处的波澜,让抗美援朝的历史更形象、更有温度,每件文物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精神,需要我们纪念、珍视、弘扬。
作为理论工作者,学习、研究、宣讲抗美援朝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历史,以英雄们的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魏林森:
硝烟战火虽远去,英雄不应被忘记。《抗美援朝文物故事》生动还原了一段段珍贵的历史记忆,让我们一起重温抗美援朝战争保存下来的文物背后的故事,从中汲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磅礴力量。这是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进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对保存、整理和挖掘红色文化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也是丹东这座英雄城市的重要红色资产。作为一名教员,我将实干笃行,以不变的初心讲好丹东红色故事,让抗美援朝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丹东海关 肖杰 :
文物是历史的诉说者、传播者,认真倾听,我们便能感知岁月长河里的时光轮转、更替兴衰,更能了解到一段段不为人知却又感人至深的故事。给我影响最深刻的是一面锦旗——白云山团旗由来的感人故事。一面锦旗,就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精神,是149师447团的战士们“有人在,阵地就在”的铮铮誓言,是战士们视死如归,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抗美援朝文物故事》再一次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通过一件件文物传递给大家,激荡着大家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从自身做起,从教育孩子做起,引导孩子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帮助他们努力成长为能够真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使命的时代新人。
丹东天皓净化材料有限公司 许占:
这些天,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抗美援朝文物故事》系列节目。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集是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突破敌军封锁向161高地运送弹药,坚守杀敌的英雄事迹。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我看到老英雄孙景坤的身上留下了20多处伤疤,每一处伤疤都是一枚军功章,都是一段战争岁月的珍贵记忆。
我们要牢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感悟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背后的强大震撼力和无穷的感召力。战争是不应该被忘记的,革命英雄更不能被遗忘。情感上的碰撞有时胜过千言万语,我也会多领孩子走入红色基地,多听红色故事,让中华民族优秀的红⾊基因和⾰命薪⽕代代相传。
国网丹东供电公司 企业文化与宣传教育专责 孙超:
《抗美援朝文物故事》节目通过抢救性采访拍摄,从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国军事博物馆等收藏的抗美援朝文物入手,记录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越来越多的抗美援朝故事被挖掘、被讲述、被记录,也让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社会氛围在红色热土愈加浓厚。作为一名丹东电网青年,我要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立足丹东英雄之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学生 戴佳阳(丹东籍):
《抗美援朝文物故事》,以文物为引,以声音伴随,我好似也走进了那片战场,同当年的志愿军战士们一起飞奔在枪林弹雨之中。邱少云棉衣上发黑的焦痕让我感受到战争的浓重与千疮百孔,唐章洪肩上炮管打得通红的迫击炮让我感受到战士们的热血与英勇。兵器是冷酷的黑色,但手持兵器的战士们却是一抹抹亮眼的红色。他们用血肉之躯在异国他乡顽强抗敌,在冰天雪地隐忍埋伏,用自身宝贵的生命为我们后辈筑起了一座座通往美好生活的桥梁。
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铭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时刻以敢拼搏、能吃苦的精神要求自己,不断向先辈们学习致敬,不忘来时路,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能力,为祖国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烟台大学 新闻211-1班 刘思杰(丹东籍):
观看《抗美援朝文物故事》纪录片后,其中的许多文物与讲述内容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和牺牲的奉献,让我深感敬佩和自豪。今天,我们需要更多此类节目,去继承和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我为我们的先辈们深深地鞠躬致敬,我希望我们能够永远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丹东市实验小学 四年七班 孙钰鑫:
“嘀嘀哒嘀嘀嘀,嘀嘀哒嘀嘀嘀”,这是我观看完《抗美援朝文物故事》第二集《郑起的军号》后,始终激荡于我心中的美丽旋律。片中郑爷爷自述了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他是如何机智地利用冲锋号化险为夷的感人故事,令我备受鼓舞。
《抗美援朝文物故事》以一个个无声文物串联起了那场轰轰烈烈的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使我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来龙去脉、历史意义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更被志愿军战士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所震撼。
郑爷爷的军号声音嘹亮,撼动我的内心,更指引了我前行的方向。作为新时代少年,我要接过爱国主义的接力棒,传承红色火种,以那些可爱可敬的志愿军战士为榜样,努力学习,锤炼本领,现在争做新时代好少年,长大做祖国建设者!
丹东市实验小学 四年六班 周仕涵:
《抗美援朝文物故事》通过志愿军老战士讲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故事,再现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英雄的时代。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做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石其智 门越 张萍
原标题:《【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抗美援朝文物故事》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关键词:
资讯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