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成功登月后的下一个目标:太阳
IT之家 8 月 31 日消息,继“月船 3 号”探测器在月球南极附近成功实现着陆后,印度即将启动下一个太空项目 ——“太阳神-L1 号(Aditya-L1)”,旨在研究太阳及其对太空天气的影响。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计划于北京时间 9 月 2 日 14:20 在印度安得拉邦斯里哈里科塔航天中心发射“太阳神-L1 号”探测器,这也是印度首个以太阳为研究对象的太空任务,预计耗资 38 亿卢比(IT之家备注:当前约 3.35 亿元人民币)。
(相关资料图)
印度 Aditya-L1 航天,器图片来源:ISRO
太阳系中的行星都会受到太阳天气的影响,太阳天气的变化可能导致卫星轨道改变或缩短它们的寿命,还有可能导致地球上的停电和其他干扰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跟踪太阳活动,并预测其产生的影响,我们需要持续进行太阳观测。
据 ISRO 称,太阳神-L1 号未来将被送往日地系统拉格朗日点(L1)的光晕轨道对太阳进行探测,从那里它将能够无障碍地观测太阳。
据介绍,太阳神-L1 号的研究任务将包括:
光球层(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太阳最深处)
色球层(光球层上方约 400 公里和 2,100 公里的层)
日冕 —— 太阳的最外层
实际上,与探月任务一样,印度运载火箭不足以直接将它发射到目标位置,太阳神-L1 号首先需要进入近地轨道,然后任务团队将在那里对它的各种系统进行检查。
如果一切顺利,太阳神-L1 号将逐渐扩大其轨道,最终摆脱地球的引力,然后朝着地球-太阳拉格朗日点 L1 前进,这是一个距地球约 150 万公里的重力稳定点。
ISRO 在任务描述中写道,位于 L1 点周围的卫星最主要优点是可以连续观察太阳而不会面临任何遮挡 / 日食。这将为实时观察太阳活动及其对空间天气的影响提供更大的优势。这个目的地也解释了其任务名称中“L1”的含义。
一旦到达日地点 L1,它将启用其七个科学仪器以各种方式观测太阳。例如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太阳耀斑和大规模爆发的超热太阳等离子体(称为日冕物质抛射)的动力学。
据称,这项任务还可以揭示为何太阳外层(即日冕)比其表面温度高得多的原因 —— 约为 180 万华氏度(100 万摄氏度),而表面温度仅为 5500 华氏度(5500 摄氏度)左右。
IT之家这里也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国家对于太阳的探索历程:
美国:
美国宇航局于 2018 年 8 月发射了帕克太阳探测器。它最终于 2021 年 12 月飞越太阳的高层大气层、日冕,并对那里的粒子和磁场进行了采样。这是宇宙飞船第一次接触太阳。
2020 年 2 月,美国宇航局与欧洲航天局(ESA)携手发射太阳轨道飞行器来收集数据,以了解太阳如何创造和控制整个太阳系不断变化的空间环境。
日本: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JAXA) 于 1981 年发射了第一颗太阳观测卫星 Hinotori (ASTRO-A)。目的是利用硬 X 射线研究太阳耀斑。
JAXA 的其他太阳探索任务包括 1991 年发射的 Yohkoh (SOLAR-A);1995 年的 SOHO(合作 NASA 和 ESA) ;1998 年与 NASA 合作的瞬态区域和日冕探索者 (TRACE) 。
2006 年,日本还与美国和英国合作发射了 Hinode(SOLAR-B)轨道太阳观测站,属于 Yohkoh (SOLAR-A) 的继任者。
欧洲:
1990 年 10 月,欧空局发射了尤利西斯号来研究太阳两极的太空环境。除了与 NASA 和 JAXA 合作发射的太阳任务外,ESA 还于 2001 年 10 月发射过一艘 Proba-2。
Proba-2 正如其名,属于 Proba 系列中第二次任务,建立在 Proba-1 近八年的成功经验之上。据悉,Proba-2 总共进行了四项实验,其中两项是太阳观测实验。
除此之外,ESA 还准备于 2024 年发射 Proba-3 任务执行的太阳探测任务,后续还有计划于 2025 年进行的 Smile 任务。
中国:
2022 年 10 月 8 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先进天基太阳观测站(ASO-S)成功发射入轨。ASO-S 计划以太阳活动第 25 周峰作为契机,实现我国太阳卫星探测零的突破。
它配置了三台有效载荷,分别为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 (LST)和太阳硬 X 射线成像仪(HXI)。
卫星采用高度 720 千米左右、周期约 99 分钟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这样的轨道只有在每年的 5 月中旬到 8 月共约 2.5 个月的时间存在阴影,每轨最长阴影时间 18 分钟。整个卫星保持对日定向且三轴稳定的姿态。卫星入轨后太阳矢量与轨道面夹角接近 98°。
卫星总体上可以分成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部分。卫星平台主要由结构、热控、电源、测控、数传、综合电子、推进、太阳翼、姿态和轨道控等分系统组成,为所携带的科学探测载荷提供能源、通信和环境等保障。
关键词:
资讯
品牌